2024年5月20日,赖清德接替蔡英文,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。
然而不到一年时间,他就把两岸关系推到了一个危险的新高度。他不仅延续了蔡英文拒绝"九二共识"的立场,还在2025年3月采取了更激进的行动,正式将大陆定为"外国敌对势力",同时恢复了台湾地区的军事审判制度,此外还计划在8月“出访”窜美,还公然警告国民党抗日老兵,不许去大陆出席阅兵。
他的所作所为一直在触碰了大陆的红线,有专家预言,赖清德现在这架势,他极有可能成为任期内"出事"的第一人。
从1949年以来,台湾地区经历了蒋介石、蒋经国、李登辉、陈水扁、马英九到蔡英文等多位领导人,他们在任期内政治生涯虽有起伏,但都顺利完成了任期。
不得不说,赖清德如果照此下去,必然玩火自焚。
赖清德是怎么走到今天的?
赖清德1959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的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是一名矿工,家庭条件并不宽裕。或许是童年时期物质的匮乏,让他早早懂得了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,而学业成了他当时能抓住的最直接的跳板。
他一路苦读,从台南一中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医学系,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,成为一名外科医生。在医学领域,他曾有过不错的专业口碑,凭借精湛的医术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人气。那时的他,或许只是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,与政治并无太多交集。
但命运的转向往往出人意料。上世纪90年代,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,各种政治势力蠢蠢欲动。赖清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民进党人士,其宣扬的“本土意识”等理念,恰好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种被压抑的情绪。或许是对自身成长环境中某些不公的不满,或许是看到了政治舞台带来的巨大影响力,他毅然放弃了安稳的医生职业,投身政治洪流。
1994年,赖清德以民进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台南市议员并成功当选,从此正式踏入政坛。初入政坛的他,凭借着医生职业带来的亲和力以及犀利的言辞,很快在党内崭露头角。他深谙政治博弈的技巧,懂得如何利用民众的情绪为自己造势,在一次次选举中屡战屡胜,从台南市议员到“立法委员”,再到台南市长,一步步向上攀爬。
在台南市长任上,他大力推行带有“台独”倾向的政策,不断强化所谓的“地方自治”,试图弱化台湾与大陆的联系。他的这些举动得到了民进党内部激进派的支持,逐渐成为党内的核心人物之一。2017年,他出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,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。
赖清德能走到今天,既有时代因素的推动,也离不开他自身的政治算计。他从一个普通医生转变为“台独”激进分子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在政治环境的浸染和个人野心的驱使下,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。他深知,在民进党内部,越是激进的“台独”立场,越能获得某些势力的支持,这也为他后来的政治之路埋下了隐患。
为什么赖清德比蔡英文更危险?
在台湾地区的政治版图中,蔡英文曾被认为是“台独”势力的代表人物,但赖清德的出现,让人们意识到,他比蔡英文危险得多。这种危险性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首先,政治基础差太远了,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,赖清德仅获得40.05%的选票,这一得票率不仅远低于蔡英文此前两次选举的56%和57%,更反映出他在台湾民众中的支持度存在明显短板。更要命的是,民进党在“立法院”仅获得51个席位,比国民党的52个还少一个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赖清德在推动任何政策时,都将面临巨大的阻力,处处受制于人。
一个缺乏广泛民意支持和“立法院”多数席位支撑的领导人,要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往往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。因为正常的政治协商和妥协对他而言难以奏效,只能通过制造对立、煽动情绪来凝聚支持力量。这种情况下,两岸关系很容易成为他转嫁内部矛盾的牺牲品,其政策的冒险性也会大大增加。
其次,赖清德的政治立场比蔡英文狠多了,蔡英文虽然拒绝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但在实际行动中,多少还会有所顾忌,知道哪些红线不能碰,哪些话不能说,总体上还维持着一种表面的“稳定”。而赖清德则完全不同,他不仅自称“台独工作者”,上任没多久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将大陆定为“外国敌对势力”。这样的举动,在台湾地区领导人中,他是第一个!这已经不是隐晦的“台独”试探,而是明目张胆地踩红线。
蔡英文时期,虽然两岸关系紧张,但双方在经济、文化等领域仍有一定的交流空间。而赖清德上台后,不断破坏两岸交流的基础,试图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。他推动恢复台湾地区的军事审判制度,就是在为“台独”分裂活动做军事准备,这种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的行为,比蔡英文的“柔性台独”更具破坏性。
笔者认为,赖清德的极端立场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其长期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。他试图通过制造与大陆的激烈对抗,来巩固自己在民进党内部的地位,同时转移台湾民众对其施政无能的关注。但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,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,都将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,这也是他比蔡英文更危险,同时也更愚蠢的地方。
一旦解放台湾,赖清德可能第一个被“斩首”
赖清德的种种“台独”行径,早已引起大陆方面的高度警惕和强烈反对。2024年5月,就在他就职后不到一周,东部战区便组织“联合利剑-2024A”演习,陆海空火箭军兵力环绕台湾岛展开实战化演练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台独即战争”的铁律。
7月底,台媒称,赖清德可能要在8月进行“出访”,实际上他的真实意图是就是借机停留美国纽约和达拉斯,试图借机与美方进行勾连,进而提升“台独”分裂行径的国际曝光度。
7月31日,国防部长董军在八一招待会上明确表态:“我们决不允许任何‘台独’分裂图谋得逞,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刻准备着!”
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的体现。
解放军早已明确表态,若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,顽固“台独”分子必将被列入“斩首清单”,一个都跑不掉。这绝非危言耸听,对于像赖清德这样的顽固“台独”分子,等待他的,必将是法律与正义的严惩。
《人民日报》曾再次发表“钟一平”署名的文章,标题为《赖清德才是应被打掉的“杂质”》。文章中特别指出,赖清德等极少数“台独”分子就是真正的“杂质”,如果不打掉、清理掉这些“杂质”,台海局势就不会稳定,台湾也不会有美好的未来。
有专家分析,一旦国家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,像赖清德这样的顽固“台独”分子,无非三条路可走。
第一条路是等死。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,任何试图阻挡这一历史潮流的人,都如同螳臂当车,最终只会被彻底碾碎。赖清德如果继续执迷不悟,等待他的,将是历史的审判。
第二条路是逃亡。蔡英文时期就曾传出“装甲车逃亡计划”,后来因为担心目标太大改为“摩托车预案”,这般狼狈的计划,早已暴露了“台独”分子色厉内荏的本质。但他们似乎忘了,在国家强大的反分裂网络面前,无论逃到天涯海角,都终将被引渡回国受审。
第三条路是投降。这是唯一可能的出路,但前提是彻底放弃“台独”立场,向国家和人民忏悔。然而,对于赖清德这类冥顽不灵的分裂分子而言,这样的觉悟恐怕比登天还难。他长期沉浸在“台独”的迷梦中,早已被个人野心和极端理念冲昏了头脑,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笔者认为,赖清德的结局早已注定。他越是疯狂地进行“台独”分裂活动,就越是加速自己的灭亡。
1949年以来,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虽然在两岸关系上有过不同的主张和行动,但都没有像赖清德这样,如此疯狂地触碰大陆的红线,将台湾推向危险的边缘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赖清德极有可能成为1949年以来,唯一在任上出事的台湾地区领导人。
参考资料
- 环球时报. 赖清德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急剧恶化[N]. 2025-03-15.
- 人民日报. 解放军东部战区"联合利剑-2024B"军事演习分析[N]. 2025-04-05.